網頁

2012年12月29日

一直以為佛家所說的「空」是「虛無」,可是明明真實存在的卻要說「虛無」,覺得有點矛盾,隱隱覺得這樣解釋似乎不圓滿。

讀到《當和尚遇到鑽石》中,作者麥可‧羅區格西解釋「空」為『萬物的潛在可能』,他以人為例:『想一想在你的工作場所,最令你惱火的人;他們似乎擁有一種「令人惱火、令人厭惡」的特質或天性。』但是,『或許某個人(另一個同事,或他們的家人、妻子、或兒女)認為他們非常慈愛,非常討人喜歡。』所以那些「令人惱火」的人並沒有「令人惱火」的特質,他們『是好是壞全憑個人觀點』,或許可以說『他們如同空白的螢幕,不同的人從螢幕中看見不同的事物。

「潛在可能」是耳熟能詳的觀念,如「塞翁失馬」的故事以及莊子的「無用之用」,講的就是「潛在可能」。「空」不是沒有,卻是 「潛在可能」,這種說法很新鮮,但拿來解釋「萬物皆空」、「諸法皆空」還滿能說得通的。

通常我們遇事就會依所知畫個框框,認定事情該是如何,判評斷好、壞、善、惡、利、弊等,然而事實真如我們所想嗎?或只是我們自以為瞭解呢?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做了許多評斷,因而衍生出諸多情緒與煩惱。

電影《誘‧惑(Doubt)》描述天主教學校裡的風波,對「空」卻有很好的闡述;修女校長(梅莉史翠普飾)看到神父(菲利普•西摩•霍夫曼飾)與學生親近的舉動,懷疑神父猥褻學生;面對指控,神父說:「記住,有些事超乎你的理解,就算你毫無疑惑,那也只是感覺,不是事實。(Remember, there are things beyond your knowledge. Even if you feel certainty, it is an emotion, not fact.)

該怎麼看待事情呢?《金剛經》裡說『應無所住』,不要執著。我們知道的很有限,卻一廂情願地認為一定是如何、一定要如何,遇事先擔心,結果不如意又生氣。把人、事、物視為「空」,接受他們的「潛在可能」,應該能省去許多不好的情緒,更能冷靜地處理事情。

在電影《一點小信仰(Have a Little Faith)》中,新聞記者(布萊德利•惠特福飾)想幫助經費不足的教堂,卻無法信任有販毒前科的牧師(勞倫斯•費許朋飾),經多次接觸,他才了解原來牧師是真誠地關懷窮人,他向牧師說:『我應該向你道歉。我評斷了你。請原諒我。(I should apologize to you. I judged you. Forgive me.)

在心裡評斷人要道歉?是基督的教誨嗎?聖經馬太福音第7章有這麼一句話,『你們不要論斷人,免得你們被論斷。(Judge not, lest ye be judged.)』耶穌真是太有禪味了,「不要論斷人」不就是要看「空」人嗎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